扫码分享
长相思·山一程朝代:清代作者:纳兰性德原文: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,夜深千帐灯。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注释⑴长相思。
唐教坊曲,双翅小令。又名《双红豆》。⑵程:门路、旅程,山一程、水一程,即山长水远。⑶榆关:即今山海关,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;那畔:即山海关的另一边,指身处关外。
⑷千帐灯:天子出巡暂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。千帐言军营之多。⑸更:旧时一夜分五更,每更约莫两小时。
风一更、雪一更,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。⑹聒(guō):声音嘈杂,这里指风雪声。⑺故园:家乡,这里指北京;此声:指风雪交加的声音。
创作配景 康熙二十年,三潘之乱平定。翌年三月,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,纳兰性德扈从。词人由京城(北京)赴关外盛京(沈阳)途中,出关时冰雪未销,千山万水,对于生于关内,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,一切都是那么荒芜,那么寥寂,于是不由人忖量亲人朋侪,作者有感而发,填下这首《长相思》。
改词抒写词人羁旅关外,忖量家乡的情怀,柔婉缱绻中见慷慨沉雄。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,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忖量。赏析纳兰性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。
他善骑射,好念书,喜结名士。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词,尤擅小令。他推崇李煜词,有“清代李后主”之称,兼学花间词,其词气势派头婉丽清新,不事雕琢,颇多伤情感调。这首小令就是一个典例。
纳兰性德之父明珠,字端范,历任兵部、吏部尚书,武英殿大学士,加太子太傅,又晋太子太师,权倾朝野、声威显赫。其母觉罗氏,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,诰封一品夫人。纳兰性德的一生,正是纳兰家族最为壮盛之时。
06年《康熙秘史》钟汉良饰演的纳兰性德,既是清朝著名词人,亦是大内侍卫,文武全才。纳兰性德22岁时,到场进士考试,以优异结果考中二甲第七名。康熙天子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,后升为二等,再擢为一等。作为天子身边的御前侍卫,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到场风骚斯文的诗文之事。
他曾随天子南巡北狩,游历四方,衔命到场重要的战略侦察,随皇上唱和诗词,译制著述,因称圣意,屡受恩赏,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幼年英才,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。纳兰性德英年早逝,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其身患寒疾,七日不汗而死,时年仅三十岁。康熙天子深为痛悼,特派使赐奠。康熙二十年,三潘之乱平定。
竖年三月,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,纳兰性德扈从。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(北京)赴关外盛京(沈阳)途中,抒写词人羁旅关外,忖量家乡的情怀,柔婉缱绻中见慷慨沉雄。整首词,无一句写思乡,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忖量。
纳兰性德很推崇南唐李煜,所以他的词风清丽自然,缱绻悱恻,反映到这首《长相思》上,只管是写旅途思乡之情,还是表达得很悠长动情。开始就以“山一程,水一程”叠用的方式,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,又增强了韵律之美。“身向榆关那畔行”,交接出行旅的偏向。
委婉地强调:虽然是“身”向榆关,却“心”向京师,把词人迷恋家园,一步三回首,步履蹒跚的神态描画得惟妙惟肖。“夜深千帐灯”是那样壮丽,然而千帐灯下照着的是无数不眠的思乡之心,这一暖一寒的两相对照,写尽了自己厌倦扈从生活的懊恼。“风一更、雪一更”中,“一更”二字的重复泛起,强调了塞外席地狂风、暴雪飞翔,疯狂扑打帐篷的肆虐。
怎能不使人发出凄婉的怨言:“聒碎乡心梦不成,故园无此声。”这慧心趣话可谓是水到渠成。其实并非“故园无此声”,而是纳兰在寥寂无奈之中数着更数,感伤良多,不禁忖量起家乡和亲人,想到故园里的天伦之乐,家的温馨,才感受到了风雪异乡的游客特别悲凉。
巧妙而蕴藉地表达出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生活的厌恶。使这首《长相思》以详细的时空推移历程和真实的视听感受,既体现出情形的弘大壮阔之观感,又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,是以小见大的千古佳作。纳兰性德是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其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的辉煌光耀宝库中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。
他生活于满汉融适时期,门第显赫,又有着卓越的才气,是康熙天子的贴身侍卫,在朝廷中有着优越职位。可是,纳兰性德却极其憧憬平淡朴实、安宁的小居生活。康熙年间,三潘之乱平定之后不久,康熙帝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,纳兰性德随侍天子身边。
身为一等侍卫的他,却很是厌烦这种看似威风八面的出公差的“扈从”事情。出关时冰雪铺满原野,寒风咆哮,对于生在关内,长于京城的纳兰性德来说,一切都是那么荒芜,心田显得很是孤苦、寥寂,不由就忖量亲人朋侪,不禁感伤满胸,于是就填下这首《长相思》。用来改词抒写羁旅关外,忖量家乡的情怀。
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,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忖量,柔婉缱绻中见慷慨沉雄;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形貌,这两者的联合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。这是他对小令的创新,组成了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。总的来说,上阕写面、写外,铺陈壮观;下阕写点、写内,曲描心情。
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,如山水风雪、灯火声音。又接纳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,轻巧排列,对应整齐。
信手拈来,不显雕琢。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致之中,尽显特殊,作者用山,水,千帐灯,风,雪等大的物像,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。
缱绻而不颓废,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。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、沉痛、悲凉、雄壮,而是气势派头婉约,笔调缱绻,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,多了小女儿的缱绻情态。
纳兰性德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“清新隽秀,自然飘逸”,况周颐说他的词“纯任性灵,纤尘不染”(《蕙风词话》),这都指出了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:真——情真景真,意境天成。这首小令充实体现了这一特点,它以壮观的塞外情形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,情意隽永;以白描手法绘景,造语朴素,自然真切。这首词另有一个重要特点,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。
其一、上一阕,山水相迭,一程接一程,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;下一阕,风雪交加,一更接一更,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。其二、上一阕,强调“身”,行程之中身好累。“‘身’向榆关那畔行”,“身”在那里呢?作者经由了崇山峻岭,大河小川,山海关外,经由了许许多多的地方,总之,身在旅途,军营帐篷中。
这内里有几多的不得已呀!真的是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,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;下一阕,强调“心”,难眠之时心好苦。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,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,做不清闲。
心好苦,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。其三、上一阕,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,都重在写所见,写视觉;下一阕,无论是风还是雪,都重在写所闻,写听觉。“故园无此声”,那有的是什么呢?固然是温馨,令人迷恋的甜蜜和温馨。其四、上一阕,从大处着眼,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,从白昼到黑夜,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。
重在写外,体现外在的时空印象;下一阕,从小处落笔,内敛到“我”这一帐。重在写内,展示这一帐内“我”的耳闻以及“我”的心田感受。
时空尽在“我”的“耳”中、“心”中。本词既有韵律优美、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,如出水芙蓉单纯清丽;又有蕴藉深沉、情感富厚的一面,如夜来风潮回荡猛烈。
词人以其奇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体现力,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雅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雅观相融合,集豪迈婉约与一体,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辉煌光耀明珠,深受后人喜爱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,是很是有原理的。
本文来源:银河国际-www.sxhxsz88.com
品牌战略营销咨询
山西省临汾市禹州市滔会大楼799号
Copyright © 2008-2022 www.sxhxsz88.com. 银河国际科技 版权所有
银河国际app - 手机版官网app下载
网站备案号:ICP备80627298号-3